江西安福:“三安”融合发展模式力促政务服务换挡升级

时间:2023-08-18 01:05 来源:东方资讯

刘丽强 邹芸


(资料图片)

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,深化“安心办”政务服务改革,细化“安客服”经营主体帮扶,优化“安代办”长效服务机制,实现政务服务“三安”融合发展,确保安福县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持续优良,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。

深化“安心办”政务服务改革

该县创新政务服务模式,深化“两个免于提交”改革,积极打造现代化“政务服务综合体”,持续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,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爽心、暖心和安心。

建立完善“1+19+274”政务服务体系,扎实推进县政务服务中心、19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274个村(社区)便民服务站政务服务“五化”建设,深入推进“一窗式”综合服务平台和“好差评”系统日常使用,办理量、评价数、满意率均排名全市前列。

推行“容缺审批+承诺制”改革,强化项目前期辅导,实现政府投资类、社会民用类和社会投资工业类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60至15个工作日内,并将工改系统延伸至乡镇及景区。同时创新建立“超时默许”制,倒逼政务服务提速增效,截至目前,安福县未出现超时办结件。

推行“异地通办”服务,跨省通办专区上线3285项;积极推进“一窗受理 集成服务”改革,着力打造“免证办理”服务大厅,上线“免证办理”事项1149项。在全省率先推行人社、医保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县通办,稳步推进市监、公安政务服务事项“全县通办”,做到“即提即办、即办即结”;在全市率先上线不动产交易与水电气视网“一事通办”业务;在全市率先推行“一网选中介”,严抓严管行政审批中介服务;创新构建“线上惠企通 线下一窗办”惠企兑现服务机制,部署上线“吉事即办·惠企通”平台,推进“惠企通”与财政预算管理系统、信用监管等平台逐步实现对接,推行惠企政策兑现“免申即享”“即申即享”“承诺兑现”,打通惠企政策从梳理到兑现的数据链路。推行“安心办·小赣事”帮办代办服务,在景区、园区、城区和社区提供帮办、代办、导办服务,为企业群众办理惠企政策兑现、社保、医保、老年人乘车卡等一系列“帮代办”“上门办”服务。

细化“安客服”经营主体帮扶

持续深入开展“安客服(福)”经营主体大走访活动。组织全县所有干部下基层,深入市场经营场所,引导市场主体安装下载“惠企通”,强化各项惠企政策宣传,现场解决困难。在实现全县经营主体帮扶全覆盖的基础上,按照行业、类型、规模等因素,科学选取70个经营主体作为“营商前哨”,将诉求和建议的沟通关口直接延伸至市场主体前沿,通过定期对市场主体反馈情况的综合分析,及时发现倾向性、苗头性、趋势性等问题,提前研判优化营商环境的应对举措,持续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。

推行政企“亲清连心”行动。常态化每周四晚上开展亲清连心政企恳谈会,听取和协调解决企业家反映发展中的涉及推进惠企政策兑现等问题,掌握了解和推动解决行业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,共解发展难题,共商发展良策,促进政企良性互动。高效回应诉求建议,按照企业诉求快速处置机制要求,由牵头单位在收到转办单两日内处理完毕,在一周内将问题销号解决。

开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“清风护航”行动。通过县人民政府网、“码上监督马上办”监督举报平台、公布举报电话等拓宽举报途径,让群众可以无顾虑不见面举报,着力破解营商环境中“小鬼难缠”的问题。以全省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建设为契机,持续开展营商环境对标改革创新攻坚,紧盯经营主体普遍关注、反映强烈、反复出现的损害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问题,协调各方自觉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纳入人大监督、巡视巡察、审计监督、专项监督的重点内容。

优化“安代办”长效服务举措

完善政务服务全方位帮代办体系。持续优化景区、园区、城区和乡镇(社区)项目秘书代办服务,完善政务服务帮代办机制,县、乡、村三级组建“吉事即办·小赣事”帮代办服务队伍,聚焦企业群众的“关键小事”,以及企业群众关注度高、办件量大、涉及面广的高频事项开展帮代办服务。

强化“秘书”帮办代办服务。安排36名县领导、50家县直单位和52名帮扶秘书共同挂点帮扶14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重点生产企业,实行“1+N”项目代办全程跟踪服务,及时提供帮办、代办、导办等企业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,强化惠企政策宣传和落实兑现,提升“涉企政策兑现+帮代办”服务效能。

拓展“赣服通”平台服务应用。大力拓展“赣服通”平台应用范围,推广“赣服通”微信小程序,推动部门移动端与“赣服通”互通互认。做深做实免证办理、不见面审批、“一件事一次办”、数字乡村、人才就业、帮办代办等服务功能,推广“一码办事”、远程审批等创新应用模式,实现“一码通办、一码通行、一码服务、一码管理”,让企业群众办事一次不跑。
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